信息中心
建设单位 |
滨州市南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
地理位置 |
滨州 |
||
联系人 |
卢璐 |
||
项目名称 |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
||
项目简介 |
|||
滨州市南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19日,于2010年成为滨州水务集团全资子公司。主要承担开发区杜店、沙河、里则等乡镇的居民生活及企业供水任务。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资产总额约2.03亿。 南海水厂建成于2004年,现水厂设计供水能力15万吨/日(净化水5万吨/日,工业原水10万吨/日)。2018年起开展标准化水厂建设,水厂运行逐步实现远程控制、自动调节、在线监测以及异常预警等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厂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12月,公司建设完成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运行效果良好,公司供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滨州市南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自来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排水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
现场调查人员 |
赵冰、赵曙光 |
||
现场调查时间 |
2025.2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卢璐 |
采样检测人员 |
赵冰、赵曙光 |
||
采样检测时间 |
2025年2月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卢璐 |
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
1)化学毒物:臭氧; 2)物理因素:噪声、工频电场。 由现场检测结果可知: (1)化学毒物:检测点化学毒物的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2)物理因素:人员接触的噪声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人员接触的工频电场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
评价结论及建议 |
|||
评价结论: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等的规定,综合分析判定,本项目属于第四大类“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中第(三)类“D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第1项“D461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 综合上述,企业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规定,落实本单位制定的职业卫生相关制度、规章,并要求职工严格遵照执行,按照报告中的措施及建议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在此基础上,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滨州市南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危害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议: (1)企业应及时清理地面沉积的粉尘,防止二次扬尘。 (2)合理安排员工巡检路线及时间,减少高噪声设备的接触,加强水泵减振降噪措施。 (3)加强设备的维修管理,降低设备因磨损或安装松动等原因造成的噪声强度增加。 (4)为接触噪声的岗位人员配发防噪耳塞,合理安排员工巡检路线及时间,尽量减少高噪声设备的接触。 (5)对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要加强管理,按照规定使用、报废或更换,加强员工的培训,确保职工按照规定正确佩戴。 (6)加强应急药箱药品的维护管理,对应急药箱的药品进行及时的更换和补充。 (7)针对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定期的应急救援演练并做好记录,针对演练情况发现预案是否适合实际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

